欧阳琛,欧阳琛 湖北

时间:2023年04月28日 阅读: 93
方志远历史界什么水平 偶然一粒种,耕耘半生情谈及自己为何选择历史,为何选择明清史时,方志远笑言:「其实一切都是偶然!」中学毕业时,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方志远没有机会读书,只能提早进入社会,也经历过上山...

方志远历史界什么水平

偶然一粒种,耕耘半生情

谈及自己为何选择历史,为何选择明清史时,方志远笑言:「其实一切都是偶然!」

中学毕业时,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方志远没有机会读书,只能提早进入社会,也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艰苦时期。但是,方志远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奔波劳碌而忘记学习,他常挤时间看书,对知识充满着无限渴求。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重返学校学习的机会突然而至,方志远欣喜若狂。

然而,由于高中学习的空白,原本擅长的数学却成为了方志远不太有把握的一门科目。为了保险起见,他选择了文科。但选择文科最初并不是为了学历史。填报外省高校志愿时,他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大学的国际政治学,第二志愿是南开大学的政治经济学,第三才是中山大学的历史学,对那时的方志远来说,历史仅仅是喜欢,还谈不上追求。后来,由于种种因素,无法录取外省学校,只能重新考虑省内高校,方志远再次将心中的志向排了排序:先是江西大学哲学系,再是江西师范学院的历史系。无论省内省外,历史总是方志远的最后一个选择。

奈何命运总是弄人,填报的诸多志愿,方志远一个也没去成。恰好当时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创办了一个文科班,询问方志远是否愿意参加。方志远毫不犹豫地表示:「去!只要有书读,哪怕是‘屠宰专业的杀猪系’,也读!」对于28岁的方志远来说,内心总有一种要把过去丢失的时间找回来的迫切愿望,他十分珍惜每一个能够重新回到课堂的机会。

从进入南昌分院的第一天起,方志远就有了考研究生的想法。但是外语成了他的拦路虎,为了顺利通过外语这一关,他虚心请教老师,刻苦拼读英语、记忆单词、练习语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一年,方志远的乱闹英语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最终顺利被江西师大(当时为江西师院)录取。在选择具体研究方向时,考虑近代史过于沉重,方志远选择了前近代时期的明清史,自此,他便踏上了明清史的研究之路,一走便是四十余年。谁也不曾想到,当初一粒偶然拾起的种子,在后来的辛勤耕耘中,慢慢长成了参天大树。

熬过去,前方总有光

和很多人一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方志远常常会感到困惑、彷徨。直至今日,他依然认为困惑并非年轻人的专利。「不但年轻人困惑,我也困惑。困惑时时都有,每个阶段都有,但重点在怎么解决它。」

其实方志远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坚定学历史的。刚进大学之时,他对自己的专业也有过动摇,因为数学一直是他的兴趣所在,为了心心念念的数学,他曾提出转入数学系的申请,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得到允许。既来之,则安之。最终方志远决定在历史学科上制心一处,勇往直前。

然而,毕业后不久,方志远又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困惑。20世纪80年代,年轻的方志远留校任教,那时老师各方面册旦都待遇都比较低,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志远萌生了辞职去社会上闯荡的想法。受到一些从事律师事务的学生的启发,方志远与另一位同事决定参加1987年的全国律师考试,心想着从此和历史说“拜拜”,和教师说“拜拜”。

然而也就在州陪扰这一年,方志远收到两个刊物的用稿通知。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史研究》,另一个是中华书局的《文史》。这两个学术上响当当的刊物的肯定让方志远浮躁的心瞬间平静下来。他突然对自己能当好历史教师、干出点名堂来充满信心,决心从此摒弃杂念,在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这条路上埋头苦干、继续前行。

不只是选择专业和行业,在学术研究时,方志远也常常感到困惑。「我常常会有困惑,困惑我这条路走对了没有,我这个题目选的好不好,我这个这样走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都在困惑。但都要走过去,走过去就是光明,一直困惑就不行,困惑以后还要走。」

1993年,《成化皇帝大传》这本书写成后,方志远仍然沉浸在明代多元化时期这段历史当中,想要再写一篇论文来谈“成化”这个时代,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这个事情在他心里惦记了很多年。十年之后,这个尘封的想法又重新被计划起来,经过反复斟酌考虑,他选择了“传奉官”这个切入点。2005年8月,在兰州开会时,他就自己的这一想法写了一个提要,带了七十多张表在会上给各位学者介绍他的构想。很快,与会学者都对这个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促使方志远产生了更快写出这篇论文的动力。同年10月到天津开会,方志远又在会上介绍这篇文章,《历史研究》时任副主编听完后立刻向方志远约稿,双方当场商议好年底交稿。

然而,写作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到了年底,刊物副主编电话催稿,方志远并未写完,甚至连开头都没写。协商之下,决定延长一个半月的时间,2月15日交稿。又到了截止日期,方志远依然无法交稿,虽然写了七八万字,但总觉得偏离了内心想要的方向,并未写出自己内心真正想写的东西,这时他做了一个艰难的选择:推倒重来。

4月15日,方志远再一次接到催稿电话,此时的他恨不得找个地洞躲起来,两个月过去,那篇本早就该完成的文章还是没有完成。相反,他感觉自己遇到了瓶颈:究竟要怎么写,用什么方式把自己想要表述的表述出来,这个困扰了他大半年的问题始终没有找到突破口。无奈之下,他再次向对方争取两个月的时间,并暗暗下定决心:这次无论如何要全力以赴,奋力冲破那看不见的障碍。

6月初,这篇文章终于基本成型。到武汉大学开会时,方志远和中国社科院的一位老师各作一小时报告。方志远报告的是“传奉官”,报告结束,语惊四座。会后,一同作报告的社科院老师找到方志远,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方老师,你哪里弄来这么多的材料,讲得太好了!”听到行家的肯定,方志远信心大增,心想:这一次写作方向肯定没问题了,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写好,不让那些对它期待的人失望。回来后,他又一头扎进了这篇论文的创作和修改当中。

7月18日,方志远改完了最后一稿,他看了一眼电脑,零点四十分,4万2千字。他轻击鼠标,点击了发送。这一刻,压在心头近一年的石头终于落地,现在只需等待杂志社的回音。四天过后,他接到了对方的电话:两审通过,无一字修改!四天通过两审,方志远刷新了《历史研究》刊物多年来的最快审稿通过纪录。

这个故事只是方志远潜心研究的一个缩影。作为明史专家,方志远在创作的道路上遇到的艰辛实在太多太多,但是,他再也没有动摇,或是选择放弃。「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就会写到歧路上去,言不达意,这个时候就会觉得很困惑。但是这个时候放弃就什么没有,坚持可能就过去了。就像我们做一件事,山穷水尽之后,一定会柳暗花明,熬过去,前方总有光。

三大法宝:天赋、兴趣与努力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历史就意味着枯燥的年谱、琐碎的事件、复杂的人物以及浩如烟海的史料,寡淡无味。但对方志远来说,历史就像一幕幕鲜活的影像,轻合书本,晋人的飘逸、唐人的洒脱、宋人的风雅、明人的俊爽便顷刻浮现于眼前。「我读历史常常好像在与古人对话,觉得很亲切,很多史料基本上看过一遍就能做到过目不忘。」在他看来,历史不是故纸堆里的冗长旧事,而是常读常新的宝贵财富。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方志远尤爱王阳明与苏东坡。王阳明的兼济天下、坦荡光明,苏东坡的乐观豁达、随遇而安都对方志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他们的身上,方志远学会了顺境随缘,逆境修心,也明白了人生处处,皆是风景。

在决心留下来当老师的那一刻起,方志远便潜心教研,稳扎稳打,竭尽所能,在三尺讲台上打造属于自己的硬核人生。凭借过人的天赋和超凡的悟性,方志远的明史课成了远近闻名的优质课,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枯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经过他幽默风趣的解读,让人听着上瘾,欲罢不能。曾经有人在听过他的课后笑言:“如果方老师上了《百家讲坛》,很可能火的就不只是易中天了。”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方志远初次亮相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嘉靖往事》,并由此开启了他在央视的“开挂人生”。10年来,他九登百家讲坛,讲述了《大明嘉靖往事》、《万历兴亡录》、《国史通鉴》、《中国故事》、《王阳明》等众多精彩节目。2011年和2014年,在央视官网举办的“我最喜爱的《百家讲坛》节目评选”活动中,两次以高票获“《百家讲坛》最受欢迎主讲人”和“《百家讲坛》最受欢迎节目”的荣誉。他以风趣、平实的语言,将千年历史娓娓道来,对英雄、枭雄如数家珍,让人在愉悦中体味生活,感受中华文明。

2020年春节,方志远又一次登上《百家讲坛》,讲述《舌尖上的历史》,分享数百年前寻常巷陌的方寸餐桌之上,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真挚向往。如果说对史料的过目不忘凭借的是过人的天资,那么一次又一次地登上《百家讲坛》风光背后,则饱含着方志远数日数夜的努力和无数辛勤的汗水。

「其实,在《百家讲坛》讲课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写讲稿。」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方志远经常遇上创作上的瓶颈。最近热播的《国史通鉴》,虽然让方志远再次收获了不少粉丝,但其中写稿的艰辛只有方志远自己知道。「很多时候整整一个礼拜一个有效字都没有,写完又删,删完再写,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倍感煎熬。」每当此时,他仿佛能看见王阳明、看见苏轼,跨越千年而来,在他耳边叮咛:「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既然选择了教师,就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扛得住压力。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网络上也盛行另外半句:「有时,那百分之一的天赋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在方志远看来,事业的成功既需要与生俱来的感悟,又不能缺少持续的兴趣和不懈的努力。从来没有轻轻松松的成功。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虽然知道方志远的人多了起来,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在他心中,始终忘不了当年在恩师欧阳琛身上发生的一件事。那时方志远还是一名在校研究生,一次省里邀请他的老师去讲课,但并未组织听众,偌大的礼堂,加上方志远自己总共就三、四个人,整个场面略显苍凉而又有些许尴尬。年届七十的欧阳琛老师不但没有一丝愠色,反而仍旧一丝不苟,激情饱满地讲了一个半小时,一如往常。在讲课结束后,仍然谦逊地照例询问在座的三五听众,还有没有哪里没讲清楚的、不明白的地方。此事给年轻的方志远内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之前,他更多是敬佩老师的才学,但从那一刻起,他被老师的德行深深打动,也点燃了自己要当好一名老师的火焰,他开始悄悄立志:要成为像老师一样品行端正、学识渊博的人。

40年过去,方志远做到了。作为一名学者,他是明史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作为一名老师,他更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不论是在有着成百上千观众的大礼堂,还是在台湾讲学时仅有十来人的小课堂,甚至是在录制节目时空无一人的摄制现场,方志远始终放平心态,一人讲课与同千人讲课一样,丝毫不打折扣。「这就是一个学者,不应该计较别人对他的态度,而应当对他所从事的事业严肃认真。」

方志远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自然也能听到一些不满的声音。面对网络上的各种评价,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对的他虚心接受,不对的便一笑了之。与此同时,他也变得更为宽容和谨慎,不再轻易评价其他老师的课上得好坏,因为他比谁都知道,每一堂课都是授课者的心血浇灌而成。

对其他老师如此,对网友亦是如此,方志远愿意尊重和倾听每一个声音。在“方志远吧”里,有众多吧友发出请求解决疑惑的贴子,方志远经常会作出回复,他很积极热情地帮助吧友解除疑惑,和吧友亲切互动,他从心底感谢每一个“方粉”的关注与支持,他愿意点燃每一位历史爱好者心中的火焰。

我没崇拜过谁,唯独方志远

无论在其它平台多有“名气”,方志远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老师,不忘自己的教师本色,这种人生的追求,来源于当年的老师亲身教授的那一堂讲座,也来自于多年历史研究中习得的古人的生活智慧,这是他一直以来秉承的师德理念,也是他想要留给后一辈学生的精神信念。他的这种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学生。

在学生眼中,方志远是知识的教师,是人生的导师,更是他们崇拜和学习的榜样。

2015级明清古代史专业的研究生徐志强尽管已经毕业,但仍然一有空就去“蹭”方老师的课。在他眼中,方老师极富人格魅力。他风趣幽默的性格特点、教学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最令学生佩服。

2019级中国史专业研究生柴敏辉称他第一次见到方老师时有着些许冒昧,打扰到了老师的午休,但方老师笑呵呵的,非常亲切,并未对他有过责备。

2019级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专业研究生肖昕宇,坦言自己受到方老师极大的影响,从老师那里,他学到的不仅是历史知识,更是诸多人生道理。“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极致,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他把方老师的这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

2019级中国史专业研究生李晨媛则说:“听方老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她看来,虽然《百家讲坛》有众多学识渊博的大师,方老师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阎崇年老师偏向于学术研究派,侧重史料分析,但对于观众来说会略显枯燥;易中天老师是从文学“跳槽”到历史,他讲历史生动形象,但有时又缺少了历史的严谨性。方志远老师则有二者之长,他口中的历史既风趣又专业,无论内行或外行人都能从中看到一个精彩的历史世界。

学生们都发自内心地佩服方老师,谈及老师时都流露着深深的崇拜与喜欢。“我没崇拜过谁,唯独方志远老师”。这是肖昕宇的大声表白,也是很多学生的内心独白。方志远带给学生们的远不只是知识的传输,更是人生的指引。

四十年如一日,师大人不变的精气神

至今,方志远在师大工作已经40年了。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师大,也见证了师大40年来的沧桑变化。40年来,校区变大了,设备变新了,校园变美了。「40年,改变的东西太多太多,但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学生的学习精神,40年如一日,不曾改变。」

无论是青山湖校区,还是瑶湖新校区,湖畔旁朗朗的读书声没有变,教学楼里奋笔疾书的身影没有变,运动场上青春洋溢的气息没有变,教师教学的专注、勤恳和严谨都没有变......「这些都是我们现在仍可明显感受到的风气,也是师大人不变的精气神。」

方志远对于老校区那段师生同校的岁月有着深深的怀念。他说,学生随时可以找到老师,老师也随时可以找到学生,甚至学生到老师家请教问题晚了可以留下一起吃饭的时光,才是师生关系最美妙融洽的写照。「只有师生同校,师生关系才会更亲密,校园学习氛围才会更浓厚。教学相长,不仅在于课堂上,更存在于日常点滴的生活中。」

一亩花田,一生耕耘。偶然之间接住幸运的种子,以汗水浇灌,凭努力耕耘;初生的幼芽交付在时间的阳光雨露之下,走过四季,在辛勤耕耘中茁壮成材,终成合抱之木。祝愿方老师在今后的史学研究中,再攀高峰,再创辉煌!

宁杰欧阳琛

欧阳琛(1912—1994),男,江西宜春人。1934--1939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历史系;1939年12月,人昆明清华大学研究院历史学部学习,兼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助教。194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46--1948年间,任厦门大学历史系讲师、副教授。1949年始,为中正大学一南昌大学一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教授,曾任历史系主任。以明代政治及制度史为研究重点,同时关注景德镇瓷业发展史,1962年编辑《景德镇制瓷业的历史调查资料选录》,为江西史学界进行社会经济史专题调查的早期镇芹资料之一,1990年以后又主持了《景德镇陶录》的校凳旅昌注并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枣扒(1996年)。

明朝太监怎么那么厉害?揭秘: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生,文化水平超高

古代的公立学校,在中央是国子监和太学,在地方是县学和府学。但是纵观 历史 ,只有明朝出现了太监学校,专门教太监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政治素养。这所太监学校设立于大内,所以称为“内学堂”,老师是翰林学士,师资力量可以说非常雄厚。明朝的宦官政治为什么那么严重,很大的原因就是太监有文化。

明太祖立国,深读史书,汉唐皆为强大王朝,却衰晌友弱于寺人之手,所以必须防火防盗防太监,朱元璋就严令宦官“毋得识字”,不能有文化。

后来,太祖建立了内官官制,设立尚宝鉴,专门管理皇帝的印章和图书。为了准确无误地给皇帝拿取印章和书籍,朱元璋就勉强允许宦官认几个字,但这种认字只限于小学五、六年级的水平,也就是说,“仅识字,不明其义”。

建文帝对太监的文化教育秉持了他爷爷的政策,严格限制宦官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严禁他们识文断字和干政,违者重罚。所以太监对建文恨之入骨,他们最终在皇室权斗中倒向了朱棣。

明成祖朱棣就是以宦官为内应才顺利靖难,所以成祖对宦官的信任远超前面两位皇帝,宦官的地位在此时猛升了一大截。

明末刘若愚在他的《酌中志》中说:宣德年间开办内书堂,坐落于司礼监院内,皇上命大学士陈山教宦官知识,其后更是“以词臣任之”。宫内选拔二三百个10岁左右的小宦官到书堂学习,朝廷给发文具,课本为四书五经。大学士陈山就是太监学校的首任校长。

和国子监、太学一样,内书堂也会放假。同时,内书堂还会举行期末考试,如此反复刷新,保留真正有才智、有学识的小宦官,10年之后“可大用”。

刘若愚的那段话告诉我们:

第一,太监学校最早出现在明宣宗期间宴型槐。在这以前,识字的宦官也是野路子,没有官方文凭。

第二,内书堂是体制内的宦官教育机构,由相当于教授身份的大学士教这些懵懂的小宦官学习,师资力量跟今天的大学差不多。而且学生学业都要经历反复刷新淘汰,这样培养出来的宦官文化素养应该非常高。

第三,内学堂是宦官的官学,是宦官想出人头地的正途,就跟读书人要参加科举考试才能做官一样。

明成祖以后,宦官二十四衙门体制形成,宦官的顶点为司礼监,其他二十三衙门多为杂务衙门,是给皇帝提供衣食住行和打扫卫生的机构,没有实权,只有司礼监掌握批红权,帮助皇帝处理公务,皇帝一旦懒政,宦官就取得了实际上的决策权,所以司礼监“非读书不任”,可以说内书堂就是专门给司礼监提供人才的基地。

司礼监权力之大令人望而生畏,“掌印称内相”,权势甚至能压过内阁,而进入司礼监的前提就是在内书堂学习。所以能入内书堂学习,相当于一只脚登上了宦官的人生巅峰。既然内书堂这么重要,那就不是谁都能进的了。

内书堂的生源要层层筛选考核,难度之高不下于科举。

明穆宗时担任过内书堂教授的黄凤翔就说,内书堂选择生源首先要选年龄“自弱而下,总角而上”。弱为弱冠,就是20岁,总角是10岁左右,只有10-20岁这个年龄段的宦官,才有资格进内书堂,当然也有皇帝破格录取的。

然后就是自愿报名。但也不是谁都能报考的,你还得有推优资格。所谓推优,就是小宦官贴上了大靠山,比如皇帝喜爱,或者认了宫内有权势的宦官当干爹,干爹要是照顾你,就能把你推荐到内书堂去上学。

选拔完了才是入学考试。入学考试考什么呢?主要是背诵和书法,目的是考察宦官的文化基础。因为宦官不再被禁止读书识字,在没入学之前可以自由地读书识字。所以说,入学考试就有“习诵读,工楷法”这一项。

顺利进入内书堂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学校里还有日常考核和期末测试 ,“一如塾师例”。内书堂有时会请来朝内名流品评这些学员的作业,甚至能请来内阁首辅,比如嘉靖朝的文学泰斗青词宰相严嵩,就亲自到内书堂指点这些小宦官。

内书堂的学员受教于翰林学士,又经历严格的考察制度,这样培养出来的宦官自然不同于一般宦官。内书堂每届学员有200人左右,反复淘汰之后仍有数十人,这么多的太监毕业后不可能全到司礼监上班,但即便进不了司礼监,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型的宦官,以后也不用再干洒扫一类的活了。

能成功毕业的宦官中,学业成绩、运气都最好的学员自然是到文书房,“凡升入司礼监者,必由文书房出”,这就是去司礼监的前哨站。刘若愚说:本朝租模司礼监,只有穆宗时的孟冲,神宗时的张明,和熹宗时的魏忠贤、王朝辅四人不是内书堂出身。这么看来,内书堂出身的官宦基本遍及明朝诸帝的司礼监,内书堂就是进入司礼监的摇篮。

另一部分运气不好的学员,毕业后则入中书房。中书房专门掌管宫内历代图书典籍、古扇字画,其实就是个图书馆管理员。中书房扫地、擦桌子之类的脏活累活,有专门的低级宦官干,这些内书堂出身的图书馆管理员职位清闲,白拿俸禄,每天上班就来喝喝茶、看看书。

内书堂被视为宦官的正途。古代宦官因身体的缺陷不能走常人的出仕道路,但内书堂的出现让他们有了盼头,内书堂设立的意义不仅是培养大批宦官高级知识分子,更是在中外之间沟通了一个渠道。前面说了,司礼监成员基本都是内书堂的毕业生,而内书堂宦官又是在外臣翰林们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对外臣按道理应该以师礼相待,这对内、外友好合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明史专家欧阳琛在《明内府内书堂考略》中做过一个统计,明代首辅有19人皆当过内书堂教授,占明代首辅的1/4强。当然,内书堂培养出的有知识、有野心的权阉也不少,的确对明朝宦官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欧阳琛:《明内府内书堂考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高志忠:《明代宫廷内书堂教育与知识型宦官》,《兰州学刊》2011年10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关于欧阳琛和欧阳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