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船舶行业研究报告
船舶的定义:与分类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按照船舶实际用途可将船舶分类为运输船、工程船、渔船、港务船、特种船舶、舰艇等,运输船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杂货船、LNG船、海上储油船等,其中散货船、集装箱船以及油船通常统称为三大主流船型。
?散货船:主要用于运输煤、铁矿、谷物、盐、水泥等大宗商品,习惯也称干散货船或散装货船,散货船都是单甲板船。
?装箱船:堆放规格统一的集装箱,装卸效率高,货损货差少。
?油船:是指载运散装石油或成品油的液货运输船舶。
船舶制造行业目前船舶行业在我国重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产业链角度来看,船舶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船舶设计、相关配套零件等;中游主要是船舶制造行业,是为航运业、海洋开发、国防建设等领域提供技术装备的综合性产业,被称为“面向海洋的装备业”;下游主要包括以航运公司、租赁公司为主的航运市场。
船舶制造流程:工序复杂、工作量大、制作周期长
我国多数船舶制造企业为船舶总装厂,负责船舶的设计、结构焊接、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船舶制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艺过程,工序复杂、工作量大,造船周期一般为1-3年,涉及多种专业技能,且各专业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相互交叉覆盖和影响的。大型船舶制造企业普遍实施 壳舾涂一体化 作业体制,即按照船体、舾装、涂装三大作业类型组织造船作业。
精细造船模式推动造船流程优化
船舶制造周期较长,这就拉长了其管理的数据链周期,使得船舶制造业数据具有数据海量、类型繁多、来源广泛、变更频繁、实时性高、价值密度低等特点。生产过程中任何零部件不能按期按质按量完成,都有可能造成生产延误。精益船舶制造模式通过消除船舶制造过程中无效时间内的作业过程,即不增值部分,优化制造流程,尽可能 减少无效作业时间 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对有效时间内的作业进行合理。实施精益船舶制造模式是在现有生产模式基础上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其核心是 准时化,即在数量、质量、时间、位置等方面进行准确把握。
船舶配套产业是指生产和制造除船体以外的所有船用设备及装置的工业,其与船舶研发、船舶总装、船舶修理一同组成完整的船舶工业,主要包括船体类、动力装置类、电气设备类、电子设备类等。船舶配套产业具有量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特点,船舶配套设备的价值约占全船总成本的40-60%,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船舶工业综合竞争力,也是当前我国造船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
船舶动力装置是全船的“心脏”。船舶动力系统是指船上实现能量转化与分配的全部机械、设备和系统的总称。现代船舶的动力装置不仅在于保证船舶推进,而且需要提供船舶上一切能量消耗的需要,是保证舰船航行能力、机动性和安全的最关键系统,被喻为船舶的“心脏”,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舰船的快速性、航速适应性、生命力、续航力等一系列航行指标。
船舶拆解,通常也被称为“船舶回收”,是船舶完成漫长航海使命后的宿命,在整个船舶行业中占据着必不可少的重要地位。船舶的使用寿命大约为 25~30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船舶的维护费用也不断增加,当维护船舶所投入的费用与精力与其创造的价值不匹配的时候,这艘船就被纳入了拆解的考虑范围内。船舶拆解主要涉及三大环节工艺:拆解准备及预清理→一次拆解→二次拆解。
全球90%的货物贸易通过海上运输实现,海运贸易量直接影响造船行业的发展。船舶行业供给端主要受 原材料价格、劳动力、船价、融资环境 等因素影响,需求端主要受全球海运贸易量、运价等因素影响。其中,全球海运贸易量与全球GDP的增速长期趋势保持一致,船舶交付量与全球海运贸易量趋势也基本一致;运价是表征船舶行业景气度的核心指标,2020年以来,受疫情肆虐、集装箱短缺、港口拥堵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多主要航线运费正急速上涨,全球船舶运行效率大幅下降,推动对新船订单需求的超预期上升。
疫情发生以来,包括港口行业在内的交通运输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随着各行业复工复产各项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港口行业主要指标在年初大幅下降后持续恢复,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呈现先降后升的“V”型走势。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55.5亿吨,同比增长6.9%,2016年到2021年复合增速仅为3.3%;2021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8亿TEU,同比增长7.2%,2016年到2021年复合增速为5.2%,港口集装箱业务增速港口货运整体水平。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船舶制造市场逐渐向亚洲转移,而中国作为后起之秀逐渐成为全球船舶制造行业的中心。当前全球船舶市场高度集中,2021年中国、韩国、日本作为第一梯队占据世界造船三大指标95%以上份额。2021年中国三大造船指标保持全球领先,新接订单量增幅高于全球20个百分点以上,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8.4%、52.0%和48.1%,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长6.1、7.0和3.0个百分点。
在国际航运业节能减排背景的驱动下,我国出台相关政策引导船舶和航运业积极开展绿色船舶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建造工作。2013年,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的指导意见》,推动船舶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促进航运业的节能减排;2017年,科学技术部联合交通运输部发布《“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将船舶先进推进技术、绿色船舶设计与优化技术列为重点科技发展方向;2020年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船舶应用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按照党中央决策、经国务院批准,于2019年10月14日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06家,资产总额约8,700亿元,员工超22万人,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航海智能化领域和海洋信息化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海兰信成立于2001年,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环保科技园,在海南三沙、广东、上海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在德国、新加坡、俄罗斯、加拿大等地设有分公司及研发中心。海兰信遵循“自主研发为基础、国际合作创一流”的研发理念,汇集了200余人的国际化研发团队,拥有近百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可点击下方 行行查 链接查看 报告全文
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私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