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忠_李怀忠景泰二中
赵匡胤曾想迁都洛阳长安,群臣为何反对埋下亡国祸患?
1、反对迁都理由之一:洛阳凋敝军食不充 赵匡胤于公元927年在洛阳夹马营出生,因而对洛阳有特殊感情。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匡胤下诏西幸洛阳祭祀天地,并打算从此留在洛阳。
2、赵匡胤的迁都计划破灭后,也为后来北宋的灭亡埋下了种子。在赵匡胤统一中原后,他曾到洛阳进行巡视,此次巡视的目的一是为了到故地再次游览一番,另一点则是为了迁都做准备。
3、皇帝的提议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赵匡胤索性赌气在洛阳长住了下来,拒绝回到开封都城,召至提出一迁洛阳,再迁长安。
4、正因如此,毛曾计划迁都洛阳,可惜这个计划因为大臣们的反对而搁浅,北宋的败亡从此埋下伏笔。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大宋王朝,定都河南开封。
在睢阳之战唐朝又是如何保全了自身?
睢阳之战消耗了叛军实力,为大将李光弼等人的反击争取了时间,保住了江南的经济命脉,要知道如果睢阳不保,那么叛军很有可能长驱直入,江南地区就会陷于敌手。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了。
睢阳坚守10月之久,在此其间朝廷不断地得到江淮财赋的接济,已完成了恢复、准备到反攻的过程,前一个月已收复长安,在睢阳陷落后10天又收复了洛阳,叛军再也无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10月之久。
睢阳之战的十个月打出了大唐军人的气节。保全了江淮大地免受战乱之苦。保全了大唐江山。而张巡等人也在死后得到唐朝王室的追封。并且他们的气节被后世所传颂。
后人广泛认为,张巡组织的睢阳之战,对唐代具备积极意义。例如韩愈觉得“守一城,扞天底下,以成千上万就尽之卒,战上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准,沮遏其势。
古代盗墓案赵匡胤死后百年尸体中毒之谜
1、当时的永昌陵,早就被金人损坏得不像样了,朱老大很容易就找到了赵匡胤的棺木,一看,赵匡胤的腰上果然有一条玉带,朱老大就伸手去拉玉带。
2、因为赵匡胤的尸体被灌了防腐剂,盗墓贼搬动的时候挤压到了尸体,里面的防腐剂就喷了出来。宋朝灭亡之后,宋朝的守陵人也离去了,当时的大齐帝王甚至公然命人盗北宋皇陵。
3、虽然赵匡胤死了一百多年,但他的尸体经过防腐处理,他一死,就把玉带紧紧压在身下。这一次,朱老大一个人来了,没有任何帮助,所以他不得不找来一根绳子,一端套在赵匡胤的脖子上,另一端套在自己身上,试图把赵匡胤拉上来。
4、因为宋太祖遗体的肚子里有积存百年的防腐药水,盗墓贼在移动他的身体时,药水受到压力就从宋太祖的嘴里喷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