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轮胎谁最强?
正新,如果只算大陆的,真的差距不大,规模肯定是中策橡胶,旗下有朝阳,威狮,好运,全诺,第二的不确定是玲玲还是赛轮金宇,这个是前三甲,别的比如万力,三角,回力,双星,盾牌牌子太多,山东占一半以上,其实各个省几乎都有,连贵州都有一个前进牌,不能说那个牌子最好,总体价格,性能差距不大。都处于低价内卷中残酷竞争呢!
英国杂志《tyrepress》发布了2020年度全球轮胎企业34强排行榜,其中有12家中国轮胎企业上榜,这差不多占据有三分之一了。包括有:中策橡胶、正新橡胶、玲珑轮胎、双钱(华谊)、赛轮集团、三角轮胎、贵州轮胎、风神轮胎、浦林成山、青岛双星、建大轮胎、南港轮胎等,该排行榜以销售额为准,基本可以作为国产轮胎领军企业的实力参考。没上榜但大众口碑不错的还有回力、路航、万利、森麒麟等。
最新更正!全球轮胎企业排行榜
1.中策橡胶,代表品牌朝阳轮胎。朝阳基本代表了国产轮胎最顶尖实力,很早就进入家用车市场,口碑好,轮胎以耐磨,抓地,舒适性为卖点,产品线丰富,逐步提升自己研发水平并面向高端市场。但要吐槽一下,近年价格也随之上涨了不少,也侧面说明了朝阳的自信以及市场对其的认可。
朝阳SA37,节能、静音、安全,优异性能三合一,城市出行更放心。
2.正新橡胶,代表品牌有玛吉斯、樱花轮胎、正新轮胎。旗下产品省油、耐磨、抓地力强,操控性也不错,安全性有保障。
玛吉斯MA510:宽主沟,刚性肋骨,大胎肩花纹。抓地、排水、操控、耐磨四合一。
3.玲珑轮胎:中国轮胎看山东,山东是国产轮胎最大的战场,包含多家大型轮胎企业(玲珑轮胎、 兴源轮胎、三角轮胎、青岛双星、赛轮、丰源轮胎、森麒麟、华盛橡胶、跃龙橡胶、新东岳集团、浦林成山轮胎、腾森轮胎、时风巨兴轮胎等)。其中玲珑就是山东轮胎的佼佼者,舒适性好、省油、耐磨,性价比高。
4.赛轮:也是山东名牌,旗下包含赛轮、黑狮、赛维、金宇、锐陆、路极。赛轮轮胎也是以耐磨著称,近年来家用轿车市场也在努力提高驾驶舒适性。
5.双钱轮胎:独特秘方的耐磨及工艺技术,抗造,行驶时稳定性高,而且其背后还有米其林的技术支持,轮胎质量好,性价比也很高。
其实现在国产品牌大力投入自主研发,正在不断追赶国际一线,对比很多国际大牌绝对不差。多年来在海外拼搏,收到国际市场的认可,质量绝对是有保证的,而且价格优势明显。但是品牌知名度还有欠缺。而且很多国产大品牌在家用轿车上还没有大力推广,宣传力度不大。消费者对国产轮胎反馈普遍是耐磨、节能,换了不心疼,但舒适、静音、抓地上还有所欠缺。
希望国产品牌越做越好,为我们普通消费者多创造好产品!
PS:倍耐力、锦湖等大牌轮胎是被中国收购了的,也可以当成是国货~
以上,感谢阅读,比心~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我是 @熊猫圆滚滚,一名8年4S售后服务从业者,佛系老司机,希望从中立、客观、讲干货的角度给大家科学种草汽车用品及轮胎。
欢迎来我的专栏里面查看更多关于轮胎及车品的介绍:
熊猫轮胎库:米其林|马牌|普利司通|固特异|邓禄普|倍耐力|国产轮胎|朝阳
熊猫用品库:车载充气泵|应急启动电源|冬季车品|过年车品|隐形车衣
中策应该是最强的,我是从RP26开始入坑的,对比原来的正新CR918好不是一点点,静音、舒适、抓地都有明显提升,关键是便宜。
后来买了依维柯,原厂配套的京轮(几年前已经凉凉了)载重牛逼,但是舒适性几乎没有,两年时间跑了7万km,因为轮胎规格比较特殊,215/75R14,换胎只有中策(朝阳、威狮、好运)、正新、佳通、三角可供选择,其中三角的载重能力不足被一票否决,当时主流的是正新UE-168,但是看花纹就知道跟京轮是一样的货色,价格600左右。后来轮胎店推荐朝阳SC328,价格才400出头,价格美丽,花纹主打静音舒适载重耐磨,果断入手,装车后果然有惊喜。
14代皇冠开了4年多、60000km,原车配套的是邓禄普sport Maxx 050,花纹还深,但抓地力有明显衰减,今年中秋在高速上一脚急刹竟然ABS都被触发了,ABS泵触发了三下,砰砰响我还以为被追尾。现在萌生换胎的想法了,出于对中策的信赖,RP76、W018、SA37入围,价格在400至450之间,后来店主提醒,去年发布的朝阳一号用过的车主都说好,价格高几十块钱而已。上网找评测,太平洋汽车网就有,测试用车为特斯拉model s,对比的轮胎是固特异Eagle Touring,内置隔音棉。用电动车可以排除发动机的噪音对胎噪测试的干扰,笨重的车身、加速扭矩大对轮胎是极大的考验。测试结果除了噪音,其余项目完胜。对于一款国产轮胎来说很难得,打算换了过年。
————————————————————————————————————————
这一段内容出自爱卡汽车网奔驰E级论坛版主“严守壹”于2016年11月30日发的帖子:
很多人不知道:普利司通是在永盛OEM生产的;米其林是在回力工厂OEM生产的;倍耐力是在风神轮胎OEM生产的;马牌轮胎在安徽合肥生产,和北欧维京是一条生产线下来的;美国固铂轮胎是在青岛格锐达工厂OEM的;固特异是找的路迈轮胎OEM的,这些进口品牌其实都是国产轮胎!
轮胎学院:2021年全球轮胎品牌排名(75强)及在中国销售的品牌列表
国产与外资品牌轮胎到底有没有差异,我说几点客观的内容:
1、外资品牌善于品牌运营+历史+配套优势+渠道运营+宣传,在国内培养和驯化了大量国民;
2、2010年前后,外资品牌在品质上优于国产大品牌,但10年后,随意技术的积累与突破,对于普通轮胎(非专业性轮胎),国内大品牌品质与外资品牌没有差异,并且使用的设备与工艺更优于外资品牌;
3、对于普通轮胎,从性价比来看,不用说,外资大品牌要丢出国内品牌好几条街
4、因为国人不了解轮胎基本的知识,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消费习惯也不成熟等综合原因,只能简单的以品牌评估判断品质;目前国内品牌有超过50%以上的轮胎出口,出口的主要市场是北美与欧洲市场,国人却对国内品牌产生怀疑,为什么?
5、国内品牌善于模仿,生产能力远强于外资品牌,但缺乏品牌运营,致使市场是只能以价格与外资品牌比拼。
6、国内个别品牌,因为不正常的生产操作与市场运营,对国内品牌总体印象有比较大的杀伤力;例如:出格的夸大宣传(外资品牌也有,但都比较谨慎);虚标参数;不三包轮胎;缺斤少两(材料用得不够);品牌泛滥(一个工厂N多个品牌);材料本身的品质以次充好;品质不稳定等等;
7、说说行业的秘密:我了解到的有一些牛*的外资大品牌,以前和现在还在国内企业代加工,并且量还非常大;
以上内容供参考
最强说不上,但我最近体验了一套国产轮胎,确实挺能打。
前段时间家人的奇瑞瑞虎8想换轮胎来咨询我,原厂的固铂EVOLUTION CTT SUV轮胎,除了耐磨性还凑合,胎噪比较大,湿滑路面抓地力也是相当一般,油门稍微深点就原地挠胎,剩下的优点可能也就是售价比较便宜了。
本来想看看马牌或者米其林这几个外国品牌,有没有比较安静操控也不错的高性价比轮胎,在某虎一番找寻之后,发现国产品牌已经把各种buff叠满了。
我选的这套轮胎,支点轮胎的静力Statics S1系列,有几个关键技术:内部的聚氨酯静音棉(被动隔绝)+外部的多节距花纹块(主动降噪)+天鹅绒胎侧(让胎侧看着更高级同时不容易发白)。
在途虎搜索对比下,同规格以静音操控为卖点的合资品牌轮胎,单条售价几乎全部破千,其中只有e聆悦带静音棉技术。
中国品牌,技术堆满,实力如何?是我好奇的问题。
轮胎到店后便一同驱车去途虎养车工场店安装。
原车的固铂EVOLUTION CTT轮胎。
相比原车的固铂轮胎,新的支点轮胎,速度等级都是V(240kph),载重等级从100上升到104XL,单胎载重上限提高了100kg,而且是XL负荷增强型轮胎,理论上用料和安全性会更好。
轮胎外侧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有部分表面特别显黑,这就是支点轮胎特有的象牙黑绒面,通过胎侧细密的条纹营造出优雅的纹理,黑色和其他区域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反差,而且触感也如天鹅绒般的柔顺,同时表面长时间不容易发白,材质稳定性好不易龟裂,一般的小剐小蹭也不容易在胎面留痕,个人感觉美感提升很大。
细看象牙黑绒面的独特质感。
支点静力的胎纹设计,可以发现胎面几乎没有对称花纹,这就是支点轮胎采用的多节距花纹块设计。
我们知道,单一的噪声频率是很容易感知的,在短期内就会令人感到不适,而不同的声音频率,让声波反相能量相互抵消,即可打破固有的噪声频率。多种节距设计就可以起到分散噪音频率,让车内人员更难感受到来自轮胎的噪音。同时封闭的胎肩也可以进一步阻拦轮胎噪音的向外传递。
原车的固铂,胎面花纹设计挺像干粗活的,大花纹块、宽排水沟,噪音和舒适表现一般般。
重头戏来了,轮胎内侧的聚氨酯静音棉,也就是俗称的静音棉,当今静音轮胎上最顶的黑科技。
在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业界只有两种办法提升轮胎的静音性能,一是“软化”橡胶配方,二是“细化”轮胎花纹。
前者可以降低轮胎接触地面时的振动,从而降低接地噪声;后者则可以降低轮胎花纹接触地面时,空气被压缩所产生的“泵浦噪声”。
但是这两种降噪措施都会带来副作用。软化橡胶配方后,会导致轮胎的耐冲击性能和耐磨性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采用了更细密的轮胎花纹后,又会导致轮胎的干地抓地力减弱、湿地排水性变差。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静音轮胎不耐磨、静音轮胎抓地差等说法的由来。
而随着材料科技的进步,在解决了高温差(轮胎夏季工作温度可达110°C以上,冬季外部气温0°C以下)、高负载、不同路况冲击等复杂工况带来的挑战后,静音棉为汽车轮胎提供了全新的降噪手段,使轮胎的橡胶和花纹不用妥协于静音性,让轮胎在拥有良好静音特性的前提下,获得更强的干地抓地、湿地排水、耐磨耐用等性能的全方位提升,大幅提高轮胎的实际表现。
差不多有3cm厚,弹性十足的静音棉材料。
做完动平衡后,新胎上车。
顺便夸两句途虎工场店的服务,订单里送的铝合金气嘴,因为原车自带胎压监测所以用不到,施工小哥会很细致的解释原因,而且认真标记了四个轮毂的前后左右,以免胎压监测数据读取有误,整个到店施工过程也没有过多的其他服务推介,干脆利落令人舒适。
在换胎前后,为了测试数据的尽量公平,选择了一大早在相同路段采集数据,使用了同一部iPhone的DecibelX软件进行采集,测试时速从30km/h—80km/h,我觉得低于30km/h数据差异不明显,而超过80km/h风噪会明显增强甚至掩盖胎噪。
可以看到,相比原车的固铂轮胎,支点轮胎在测试速域内实现了降噪性能的完胜,平均差值高达4.4dB,甚至时速80km/h时车内噪音只有58.4dB。
虽然看着4.4dB的数字差不大,但是在声学概念里通常认为每3dB声音能量就会翻倍,支点轮胎在对比测试中平均下降4.4dB,噪声能量下降幅度之大远超预期。静音棉黑科技,再加上胎纹和材质的优化确实功不可没。
同时从日常驾驶感受来看,在保持原厂建议的2.3bar胎压的情况下,路面反馈更加柔和舒适,在雨天时湿地抓地力表现抢眼,刹车时的稳定感也很不错,能带给驾驶者充足的驾控信心。
固铂EVOLUTION CTT的测试数据集。
支点静力S1的测试数据集。
近年来,中国品牌产品在各个产品领域“攻城略地”,但是相比之下国产品牌的轮胎却很难啃下各大品牌整车前装配套这块“硬骨头”,导致不少消费者认为国产品牌的轮胎技术实力差、品牌形象低。
但是事实上,中国轮胎产业已经悄然崛起。
2022年,美国《轮胎商业》杂志评选的全球销售额top 75轮胎厂商中,中国品牌占了34名。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品牌也只能选择从售后端切入,让消费者以更实在的价格体验到新科技带来的新体验。
国产品牌的发力点之一,就是高性价比的静音轮胎,这个长期被马牌米其林等国外品牌高端轮胎产品把持的市场。
这些国外品牌凭借高端轮胎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形象,长期垄断着国内的静音轮胎市场,适配车型少,终端售价高,导致很多消费者很难买到适合自己的静音轮胎。
而支点轮胎,以国产轮胎天花板的舒适静音表现,完全可以对标米其林PS EV、e聆悦等外资品牌高端产品,同时售价大约只有国外品牌的一半,性能平替价格减半,最终造福的还是我们中国消费者,有需要的知友可以在某虎看看618的优惠。
而中国品牌从后装占领市场和用户心智,再攻下前装这个最坚固的山头,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