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第11代思域?
第11代思域在美国进行了全球首发,这代车型采用了本田最新的家族设计风格,提供TOURING和SPORT两个版本车型,海外版将提供2.0L和1.5T两款发动机,依旧配备CVT变速箱。
国内版本方面,全新思域的长宽高分别为4674/1802/1415mm,轴距为2735mm,车身和轴距均比现款国内在售车型有所加长。
根据早先的官方信息,这代思域仍将秉承本田“机械空间最小化、乘坐空间最大化”的MM理念,北美本田座舱设计创意负责人Johnathan Norman曾强调,未来品牌新车将会以“Simplicity and Something-简约但仍有料”的设计准则。
小懂用一句话来评价:曾经的“网红”神车,也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活成了“雅阁”。
从外观来看,十一代思域的设计相比上一代收敛了许多,开始走中庸路线,这可能让不少追求个性的年轻消费者有些许失望,但相对会赢得更多大众群体欢心。内饰层面,十一代思域细节精致了些许,但小电视中控屏可能还是会劝退不少消费者。
相比于这些表象的东西,更多知友可能会更关心真实产品力,小懂这边此前已深度体验过十一代思域240TURBO CVT劲动版,简单跟大家唠唠。
首先是动力层面,新款1.5T发动机最大马力相比上一代略有提升,变速箱调校也发生些许变化,但整体加速感受依旧可用平顺来形容,实测零百加速8.1秒(双向测试平均数),这表现依旧是同级动力佼佼者之一。
接着是制动方面,十一代思域实测最好制动成绩在38.2米,表现不拉胯。麋鹿方面,实测最好麋鹿成绩78.9km/h,测试车手反馈,相比上代三厢车型,十一代思域极限状态下可控性更高,悬架支撑充足,车身姿态良好,电子稳定系统的介入逻辑合理,减速效果明显。
空间部分,相比上一代没有多大提升,依旧是熟悉的味道,就是低配配置偏低,后排无出风口和充电口,另外,后备厢开口高度和宽度都很大,就是内部受多连杆后悬架略影响了其装载能力。
好了,以上就是小懂的回答了,这一代思域抛弃个性追求中庸的做法目前还看不出是好棋还是臭棋,但冠以思域之名,其竞争力就不会太差。最后,关于十一代思域的真实车主评价,还是欢迎大家上懂车帝思域车友圈了解。
目前一年多点了,接近130000公里,补充一下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目前来说没出什么毛病,没有出现任何异响。除了后视镜折叠在七八千公里的时候,出现了一旦停车几天,就有一只时不时不能完全折叠,然后过一段时间又好了。质保期内也免费更换新后视镜总成了。保养买车时候送了一年机油什么的,小保三百多点。
油耗:目前表显,总平均油耗是6.8,之前几千公里真实油耗跟表显对比过 相差不大。上车必开空调,我的驾驶习惯不是特别激进,但是是红绿灯起步会一把油走最前面那种。总的里程里,大约有六成城市,三成多国道,剩下的是高速。我感觉1500-2500转区间是一个马力爬升相对不大的区间,就是这个转速区间动力不如别的转速区间好,所以我会为了省油刻意避开这个区间。
目前不满意的地方
轮胎,又吵又不抓地又不耐用,垃圾中的垃圾。
用手机开车门,锁车,人上车之前开空调要等很久。
没有carplay,市面上的carplay盒子,暂时没找到好用的。
手动分割………………
喜大普奔!!!AB柱加强了!!!不用全村吃饭了!!!
新车已经提车一周,此前没有任何购买思域的想法(为什不买迈锐宝,不加钱买ct4),甚至因为十代思域名声在外很反感他名不副实。有次和老伴骑着摩托车,看到一台夸张前铲的思域过红绿灯,车身几个大字:#市这座城市没有爱情。十一代更适合我这样的不喜欢花哨外观的普通人。
写点使用感受给考虑这台车的朋友们。目前跑了七百多公里,主要购车目的自己和老伴日常使用,对空间无要求,希望外型内饰符合审美,开起来能不那么无趣,其他百无禁忌。(我们准备购车一年多,购车预算在20左右,基本这个价位除了看了就不想开的车,a,b级车都试过不少了,我们最中意的是ct4,迫于养车压力,最终没买)最终在去4s店试车看车以后,买了新思域 高功率燃动。因为思域上一代我们不喜欢的点比如外型,隔音得到改进以及养车成本较低,试驾后没花多少时间最终购车。
新车开下来总体情况如下。
首先底盘和隔音
十代思域在去年年末试过,感觉较差。特别是高配的中出排气配置的,隔音极差,前座还可以接受,后座整个底盘会传递出一种松松垮垮的感觉和一些不明不白的杂音,以及我猜可能是排气传上来的杂音。
十一代整体底盘质感感觉跟上一代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是整体隔音在低速80公里以下,有了明显提高,能够在车内比较自在小声的交谈,感觉跟雷凌tnga架构下的隔音差不多。底盘整体也没有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了。不过时速上了八十以后,静谧感就没有了,噪音感觉主要来自风噪,如果路面较平整,胎噪会非常小,但是如果路面不好,胎噪较大,不过总体隔音,已经是正常水平了。
说到隔音让我非常诧异的一点是,这台车的日常驾驶感受,好得让我不相信。如果比较佛系,转速保持在1500以内,整个车行驶起来会给人一种非常好的整体感受,低速在市区行驶感觉隔音,平顺性,底盘质感非常的好,几乎能够跟便宜的电车相比了(比亚迪秦dmi ),吐槽比亚迪的刹车和转向真的太奇怪了。但是发动机在2000转开始会有微小的声音和震动,到四千转左右声音较大,并且震动会传递到方向盘上。个人比较喜欢发动机声音传进来所以对我不是坏事。
驾驶方面两代底盘都挺好的,新思域避震高级感更好了,特别是过沟沟坎坎,处理得特别快速而且圆润,几乎没有多余震动,有路感但是是很舒服的传递进车内。侧倾有,但是家用买菜车来说不错了,后段支撑足,急弯不会出现特别难受的甩动或者晃动。对比起其他一些要不过硬的,要不晃晃悠悠的车,要好不少。
动力 变速箱
动力感觉和上一代没有什么区别,加速体感比较不如双离合明显,看测评8,9秒的车,但是整体加速的体感,虽然比不上通用最新那套动力总成,不过个人感觉比星瑞那套2.0t要快不知道准不准确……没有车涯这样的设备不知道准确结果,只能说感觉。正常使用动力够用,但是要是喜欢激烈驾驶 赛道 ,可能还是差点意思,毕竟就是家用车。
发动机转速上了5000左右的时候整个发动机会有变化,声音变饱满了(2500转开始声音变大,到了5000左右会多一个维度的声音所以更饱满,猜测可能是排气侧的tec?)
挂到s档之后整车会有比较大的差别,只要一挂进s档,油门响应会更加灵敏。同样的油门开度转速会拉得更高,而且更积极的帮你提高转速,加速响应就会积极得多。同时s档更愿意帮你保持转速,转速不会像d档掉这么快,而是更倾向于帮你维持高转。发动机制动会变大。转向感觉也更加贼了,d档是比较轻柔的,s档感觉明显更加灵敏,指向更快。在s档基本2500-3000这样就能比较轻松超车。感觉d档更注重平顺性,日常比较的慵懒,s档就更快的,更愿意愿意配合你的去做动作。两个档位油耗差距也不大。
以前没来过cvt,不知道,日常驾驶感受不错,丝毫没有顿挫感。涡轮迟滞有,但不明显,几乎可以忽略,油门跟脚。但是有一说一即使模拟换档,cvt也真的没什么乐趣。
油耗
目前第一箱油加了39.3升跑了630公里,市区,国道各一半,由于没过磨合没有大脚油门,广东目前还是有些热,几乎全程空调25-27度。百公里6.3升,油耗表现不错。油耗表显很准确,表显6.5升。
第二箱油,没开空调,全程道路通畅,转速几乎保持2500以下,表显5.0升。
目前前1600多公里,总计平均油耗是百公里6.8L。
转向
转向很喜欢,轻重适中,没电动车那么轻,也没传统机械助力重。没有一些车那么过于灵活,过连续低速弯能很好的很灵活的处理过弯。比不上飞度,高尔夫这样的车这么灵活感觉屁股一下就过来了,不过车身的跟随性,灵活的感觉已经比较不错了。就是轮胎真的垃圾,极限应该很低。
外观 内饰
外观比较简洁,比上一代符合我们的胃口,车头额头不像图片突兀,车尾加上小尾翼,有点复古的味道。比上一代平庸,但更符合实际能力,没有纸老虎的感觉。
车灯近光铺路广,照明效果不错。原厂灯光已经足够使用。灯眉很好看。
内饰设计也比较符合我们对简洁的要求,没过多线条,视觉重心在那一条网状条上,网状条的设计我们也很喜欢。内饰用料一般,比不上阿特兹,以及星瑞这样的国产车用料,好在设计不错耐看,不细看还是挺有质感的。空调旋钮,音量旋钮质感很好,转起来小小的嗒嗒声,手感也很好,也能在盲操时候给驾驶员反馈,嗒一声0.5度。车机能用无carplay差评。车内眼镜盒,扶手箱,门上拉手,中央扶手箱拉开关上有阻尼,不错。扶手箱置物格下面有第一代思域的三维图。
智能化部份
acc能用 比较好用,虽然比不上人操作不过走国道高速已经能分担很多精力。跟车加速减速比较愣,不会长距离慢慢刹停,缓缓加速,而是识别到离前车一定距离就比较快速刹停。车道保持基本居中不会出现过多的调整。日常使用已经很好用。
转速时速表中间在自适应巡航开启后,会出现一台小的思域。识别到的其他周围车辆都会分别显示在仪表盘小思域旁边对应位置,比如如果你的左前门旁边有一台轿车右边有一辆摩托,你的仪表盘的小车旁边就会在车身对应位置显示一辆轿车,一辆摩托车。目前发现轿车,货车,摩托车都会在仪表盘有对应的不同形式的显示,比较有意思。
最不关心的空间
对于我们来说,我170,老伴155,两个蓝精灵。前座后座都能有比较舒服的乘坐空间,虽然跟更长轴距的车不能比,不过在这个级别已经很好。驾驶座能调很低,坐姿舒服,两个手肘能舒服搭在扶手上。由于没有海拔跟我们落差巨大的巨人朋友,空间足够惬意带上朋友出游。比朗逸,雷凌卡罗拉轩逸大,坐姿更舒适。
缺点
1转速拉高震动会传递到方向盘。
2后备箱内用料垃圾,而且不贴合。好像模具跟车体不一致一样,按下轮拱那里的后备箱垫是翘起来的,不贴合轮拱,着实垃圾。
3无钥匙系统有问题
这车停车自动折叠后视镜,车门把手有个位置是感应你拉车门开门的。逻辑是你带着钥匙,靠近车,拉把手就开门,亮灯,后视镜翻出来。但是洗车的时候,揣着钥匙用高压水枪如果喷到门把手那个位置,系统就会以为你要开门,然后亮灯,后视镜翻出。然后你再喷到就会以为你要关门,熄灯,然后后视镜折叠,如此重复宛如智障。
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如果你把钥匙放在后备箱内,车就会报警然后关不上后备箱门。有次我把钥匙放在胸前的口袋,然后身体贴着车尾,关后备箱门关不上。
4自适应巡航 车道保持开启后,如果手离开方向盘一定时间会报警。但是方向盘对握力的识别,或者说对握持的识别有一点问题。有时你如果手很轻的搭在上面,一定时间后会提醒你握着方向,然后报警。
5高速隔音依然没有实质进步。
6漆面薄,以及未知AB柱是否加强。好在标配十个气囊。
7加价
8原厂优科豪马一无是处。静止性很调路面,抓地力不行。开到300公里时在国道以60公里时速跟车压到不算高的水泥路接缝的坑,鼓包,4儿子换胎850。厂家质保告知是我人为不是质量问题。当时我正常跟车,前车一点事没有。60公里时速 这样的小坑 难以置信。
9暗金蓝 或者灰,是很好看,但是太显脏了。下雨天的开出去跑一跑,就变成了泥头车,朋友问我是不是去越野了。
总体来说,十一代思域作为我和我的老伴儿的人生第一台车,我们很满意了。买车之初我的想法就是,我的第一台车不一定要是什么性能车豪车,但我希望他的工业设计整体能带给我对生活一些想法的。比如我买mx5这样的车,能让我想到未来我们开着他,装着也许是冲浪板,也许是足球鞋,后座带着也许一条老狗几只老猫,车上放着什么喜欢的歌在风景里穿行。或者偶尔一脚地板油让屁股在弯里甩到路边落叶上。或者坦克300这样的车,就能让你想到穿越阿里中,走到无人区,在车顶睡觉,在雪山路边拉野尿。这一代的思域比起我试过的其他a级车,更能带给我这样的遐想。他也许不像十代思域张扬,但他应该更对得起civic字面的意思了,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市民,没那么高调,普普通通无声无息,却又有那么一点点的个人性格,生活在这里。
希望这个呆头呆脑的小子,能带给我们除了经济性之外更高的东西吧。
第十一代思域现在国内也上了
还没来得及去试驾,这周末准备安排上,图片先用车tuo之家
感觉是在同级别里不错的选择
长宽高分别为:4674/1802/1415mm,轴距为2735mm。
外观方面延续了海外版车型的外观,高功率车型双出排气管
整体外形目标明确,就是瞄准了年轻人
内饰方面,整体设计也还是趋向年轻化,用料方面,毕竟是15w价位的水平,在同级别中看着还是不错
液晶仪表在高配上也安排了
装备了本田智导互联,不过实际效果嘛。。。。。不好说,等我试驾以后再做评价了
前排配备了无线充电,给手机充电用着确实是方便
座椅在低配车型上是织物,高配车型提供了真皮/真皮混搭,在这个价位也是基本操作
然鹅,只有顶配和次顶配车型才有电动调节。。。。。。这个。。。。。
(手动调节座椅)
(顶配车型座椅为电动调节,真皮翻毛皮混搭)
高配车型有全景天窗,虽然很多人说天窗没用。。。但是我个人的感觉还是很好的,晴天打开心情会好不少,下雨天还能看雨点落下
后排空间合格,只要体型不夸张全家出游没有问题
顶配和次顶配才有后排出风口,低配车主抱歉了
引擎盖用了支撑杆而不是液压杆
全系1.5t+cvt的动力组合,高功率版182,低功率版129,没有像上一代一样提供手动变速箱
动力在同级别还算不错,没有手动挡确实是个遗憾
第十一代思域 运动美学新标杆
首先说明一下,我的这篇文章在东风本田官方提问“全面进化的第十一代思域,能否再度成为 Honda 传奇之作?”中,已投稿,但是官方提问,需要品牌方审核才能对外展现,所以我这篇文章可能过于犀利,没通过审核,那里全是捧11代思域的,官方带捧,你懂得~~
针对本问题,我对第十一代思域并不看好!或者说对他的部分改变并不赞同,不会成为神作!!
与大家都是介绍升级点和捧的态度不同,我提出一下我的个人观点,针对十一代思域是否能成为神作,我是比较担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不可否认,第十一代思域确实是全面进化了,变化和提升不小,比如外观风格变样,内饰全面改版,动力提升,具体的参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都说的很细。最具争议的莫过于造型变化了,每个人审美不一样,我个人觉得外观的改变是失败了。
车头变化:
红色是十一代
白色是十代
虽然白色这款是改装之后的,但是可以明显看出来十一代主打中庸家庭风格,十代主打运动个性风格,不能说谁好谁坏,只能说个人喜好吧,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问题,接下来会讲。从车头的造型来说,犀利感、美观度、回头率以及改装可玩性上来说,十代占据明显优势。
再看侧面
两车车身侧面造型延续车头的风格:
十一代造型平直显得比较内敛稳重,车尾和大哥雅阁很像,从侧面看十一代的尾部做的比车头好看,溜背式D柱和凹凸错落的尾部似乎有一点奥迪A5的内味。
十代思域整体前低后高,运动感很强,很激进很战斗的感觉,车头低趴,车尾厚重上扬,有种蓄势待发的力量感。风格不同,造型也就不同。侧面对比平分秋色。
尾部对比:
十一代的尾部很平常,没有什么亮点,也没有槽点,除了鸭尾之外没有与运动沾边的感觉,符合中庸的风格。
十代的尾部可以看到标志性的C型灯和尾翼合为一体,下半部分设计感也很强,战斗气息明显,个人感觉从设计感上,十代胜出。
小结:整体对比,个人感觉十代思域在设计感、气质、用户印象记忆上是胜出的,
成为神作阻力分析:
从运动犀利动感变成中庸稳重偏向家用,这个变化很大胆,改变了用户的固有心理认知,用户可能会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思域,尤其比较丑的车头造型可能一下就劝退了一部分用户。
外观改变的背后,是本田战略规划的改变。
往深一点的探,按照我的理解,这应该是本田新一轮的产品战略定位,可能本田认为过于运动化的风格定位会阻挡一部分用户,改成更商务偏向家用并且还保留一点点之前的运功感,这样受众就会大幅增加,所以,就出现了今天的新思域。
分析思域的改变就不得不说一下大哥雅阁,说实话,自从雅阁改款成运动风,不论销量还是口碑,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可以分析一下买雅阁的人群,做生意的大老板?不会选择运动的雅阁,运动版雅阁定位中级车,但是用户年龄都不算太大,22-38岁左右居多,这里面有毕业几年的职场新人,本来就是想买一个A级轿车,但是看到雅阁的造型和B级车的定位和派头,还有终端的优惠价格,觉得家里帮着出些钱,自己贷贷款,也没有房贷压力,第一台车可以直接上一个高级别的一步到位的车。也就是“拔高的”A级车用户。
雅阁还有一部分用户就是目标就是B级车的人,比如三十多岁,第二台车,改善型需求,想换一个各方面都好一点的,而且还不老气不中庸,还考虑商务需求,认为自己还没老,家里可能有个娃的,造型很帅又大气拿人,用车成本又不像bba那么高,价格比bba同级别的便宜,比迈腾有活力有个性,比凯美瑞时尚,比天籁优雅,家用、上班、放假出去玩各方面都OK的车,所以选择雅阁。
当然还有别的类型的用户,不论哪种,买雅阁都是外观十分满意,价格不算很贵,是少有的商务与运动兼得的车,综合能力出众,还有让人过目不忘的网红气质,自带话题属性,无形中会增加受众的购买欲。
为什么说雅阁?因为思域和雅阁的关系很亲近,是小弟,自然跟着大哥的步伐,雅阁主打运动+商务,思域主打运动+家用,兄弟联合起来,捕捉着类似诉求并且价位预算一高一低的的用户。
分析完大哥,再看思域,十代思域的用户是谁,可以想到的就是预算低一点的运动版雅阁的用户,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只冲着思域的年轻运动、性能、造型和改装可玩性而买的,而恰恰这一部分的人群,在市场上基本没有第二个产品能够满足(上一个有此种特质的车还是东南v3菱悦,当然还有个自家的飞度,但是飞度是低一级别的,飞度的改款我个人认为也是成谜,和思域类似),可以说十代思域是精准的拿捏住用户了,而且是独揽,勉强算上的同类型对手马自达3和威朗综合实力还是比不了思域。
十代思域的综合实力在a级车或者a+级别中,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原来运动性能风格的思域,没有同级对手,对手的综合素质都不行。当然改款的思域能够看出本田的野心,是想在A级车做领军者,并且想要抢占部分B级车的份额,想法是值得肯定的。
那么反观如今的思域中庸家用化改款,放弃运动、优雅、可玩性、激情、活力、年轻化的细分市场,而追求中庸、全用户广大全、家用化,改款之后竞品虽然还是速腾、轩逸、朗逸、卡罗拉、英朗,威朗,但是他们之间的区别并不像以前那样多了。
前文我分析的运动风格的造型以及可玩性的结合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让思域拥有了区别于这些竞品的特质,在销量口碑、市场反馈、用户沉淀、标新立异等方面都不错的情况下,突然自断双臂,风格定位转变,特质没了,标签变了,和竞品趋同,我担心竞争力会下降。
成为神作阻力分析:
十一代思域没有了运动性能化、可玩性、特立独行的特质和细分用户,产品与竞品趋同,销量可能会被稀释,加之思域的价格和其他比还稍贵一点,所以成为神车前景并不乐观。
有人说11代思域是小款的雅阁,我觉得并不很准确,至少雅阁目前是成功的!
雅阁依然主打运动,而十一代思域已经跑偏了!既没有学到雅阁的精髓,有偏离了曾经的定位!
虽然十一代思域从内到外整体都提升,尤其内饰,整体质感提升很大,值得肯定(在A级车的层面内),但我认为十代思域已经奠定出运动性能可玩性的用户认知基础,在十一代而又改成市场同质化的中庸家用,虽然宣传还是主打运动,但是明显弱化了一些,削弱自己的特质去迎合对手,这步险棋是奇效还是昏招,留给市场去检验。
最后,我还是希望本田做出自己的特质,尤其是不要走当年君越改款时的歪路,君越给自己改死了,当初君越改款的时候,我就说君越完了,设计总监应该开除。
直接上图,比较直观,就这侧面角度,新款的君越简直是作死,商务感没了,像软绵绵的海绵,也并不运动
最后,还是希望本田越来越好!我一直感觉本田在产品设计上绝对是日本三驾马车中的领军人物。
希望当年的神车思域越来越好~!
个人愚见,说的不对的大家指出来,共同交流学习,如果某一点觉得对,希望点个赞再走哦~
十代思域成为神车,靠的是1.5T发动机出色的性能和油耗(当然不否认早期的L15B是非也多),配CVT还能做到7秒破百,百公里综合油耗7升,在2016年同级别毫无对手。
而11代思域如能蝉联神车之名,很可能靠的是2.0L混动。这套动力在雅阁上都能7.5-7.7秒破百,装在轻100多公斤的思域上估计也就7秒出头。因为有电池辅助,混动系统过排放法规不需要像国六B的1.5T那样封印极限性能——同样135kW的电驱,爆发力势必强于1.5T+CVT。
但比起加速成绩本身,更重要的利好更轻的车重和更窄的轮胎大大降低行驶阻力,从而改善iMMD连续加速耐力不济的弱点(电池入不敷出),至少能从几秒真男人延长到十几秒真男人。就算干到亏电状态,2.0L发动机带个A级车本来也不吃力,比带雅阁从容多了。在性能和油耗方面,同级别蓝牌车应该是没有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