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我的国产青春最佳
我最近重温了《最好的我们》,我还是坚持认为,这部剧,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中国青春校园剧。
《最好的我们》讲述平凡女孩耿耿(谭松韵)意外考上重点高中振华中学,之后认识学霸大男孩余淮,并结识好友简单、β蒋年年的高中校园故事。
剧本是骨架,演员是灵魂.
这部剧神仙选角,刘昊然在正好的年纪接了余淮这个角色,舒服,少年感,“像“超过了演。
在我心里,这部剧之于他,类似于仙剑1之于胡歌,虽然分量没有后者那么重,但在刘昊然的演艺生涯里也应该是里程碑似的地位。
谭松韵的楞和傻和笑,不是那种惊人的漂亮。
开始真对这姑娘不感冒,后来越看越觉得,怎么那么可爱啊。
我28岁还能有谭松韵的状态,应该能感动的哭出来。
还有贝塔简单徐延亮张平张峰,书粉表示以后每一个角色都有了脸。
二熊(八月长安)写的是哈尔滨的她的高中,写的是零几年的校园.
但那些细碎的窘迫的耿耿的心事,那些关于喜欢关于友情关于学习的种种情感,毫无阻碍的穿越时空穿越地域朝我铺面而来.
“啊我也是啊”
“我也因为这个哭过啊”
顺带勾连起我高中三年的各种记忆。
就是因为太有共鸣了,我第一次看完的时候,感动的稀里哗啦,起码一个礼拜都没走出来。
以至于从2016年看过这部剧(当然在B站上看过很多CUT),之后再也没有完完整整的看过第二遍。
这部剧的最佳食用方法,绝对是结合原著,你会认识到更加立体生动的各人物。
而影像化的魅力就是把当时当地、人、物、景、笑容、表情定格成你眼里的风景。
原小说更真实,更细腻,也更平淡,学习考试家庭,三点一线.
我们的高中就是这样啊,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最大的事就是学习,朋友,喜欢的人和各种莫名其妙的小情绪。
当然改编成剧本,出于商业上的考量,情感表达更外放,也增加了周末、潘主任、路星河等角色。
但我还是认为这部剧改编非常成功,这部剧对原作的还原度在于精神气.
即使是上面所说,有增改有删减,有些转折和冲突也不自然,但我也能看到制作团队将这些角色尽量贴合原著,融于剧情的诚意,整部剧也还是让我觉得“美好”。
我的私心啊,最爱贝塔
美好在很多个的瞬间
余淮骄傲的对耿耿说“我可是你崇拜的人”的时候;
路星河大喊“科学与艺术最终殊途同归”把钠倒进水里造成泉水喷发的时候;
耿耿和简单喝着橙子汽水在夕阳下笑着的时候;
洛枳穿着婚纱看到“盛淮南爱洛枳,全世界都知道”扑进盛淮南怀里的时候;
余淮最后挠着头,对着耿耿不好意思的笑,说“不好意思,我来晚了”的时候。
橘子汽水代言人
也有很多心酸的瞬间
张平苦笑着说“七等教师班主任,累死讲台无人问”的时候”;
贝塔告别时哭着说我们要做下辈子的好朋友,简单和耿耿纠正她“这辈子也是”的时候;
简单跟耿耿说“一厢情愿,就要愿赌服输的时候”;
余淮妈妈说“他因为我没去清华,都是我拖累了他”的时候;
被张平问起余淮,耿耿不自在的笑说“余淮,我不知道啊”的时候。
但现在想起来,每每回想这部剧,就是阳光,校服,街道,手挽手的朋友,教室末尾的窗台,打闹的两人。
然后就是笑容,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能开心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如果你没有看过的话,我真的建议你去看一看。
它把你的青春具象化,把那些傻里傻气记录下来。
也许你也会和我一样,在某个瞬间感同身受笑出来,也会在某个时刻发出遗憾的叹息。
我有耿耿的平凡,没有能力却有梦想,我有简单的傻,喜欢一个人以为只要付出就有回报,我也有余淮的自尊心,不想被人同情有着自己的骄傲.
我在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可我不是她们。
我没有那么理解我的爸爸妈妈,我没有能罩着我考虑我的两个朋友,我没有因为我不懂举手说让老师在讲一遍的那个同桌.
但我还是能笑着说,我的青春也是独一无二的啊。
最后,借用豆瓣里的一句话“希望大家的青春都能活成NB闪闪的偶像剧”
如果没有的话,我也祝你万事胜意。